蝉联第一!我校连续六年荣获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发布者:钱轶发布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743

3月2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通报全省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我校荣获2024年度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也是我校连续第六年获得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过去一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学校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聚焦“专业建设年”发展主题,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深化实施改革创新,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党建引领”上见实效。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完成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学校工作,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深化“党建联盟”行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蓬勃发展。学校党委通过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先锋高校验收,12项成果入选国家级、省级党建工作建设项目,并且获省“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个。党建工作在省属高校综合考核中连续五年位列同类院校前列。

我们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在“示范引领”上见真章。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输出办学经验模式、辐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全校之力帮助支持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建成青藏高原地区第一所职业本科;与新疆、西藏等中西部省份16所高职院校结对协作,助力中西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作为全省唯一职业院校,在全省教育大会作现场交流发言,省委书记信长星同志在大会上点名表扬。作为全国唯一职业院校,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十五五”规划专题研讨会等重要会议上介绍办学成效和经验。办学成果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媒体报道30余篇,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上结硕果。学校聚焦“专业建设年”主题建设高水平专业和专业群,首批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验收获3个“优秀”和1个“良好”等级;围绕“五金”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遴选10个校“示范课堂”,优良教风学风持续向好。聚焦服务江苏“1650”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1010”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组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积极主动为创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上出实招。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南工育人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方面能力。强化创新教育,促进赛教融合,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学科竞赛、双创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摘得最高奖14项,数学建模大赛首次捧回最高奖“高教社杯”。全年学生获省级国家级荣誉奖项900余人次,培养的学生在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仪式上作分享,获教育部领导肯定,学生事迹入选中国教育质量报告典型案例并作代表发言。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47.3%的学生就职企业关键技能、技术改造、研发等高端技术技能岗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选择满意或非常满意的达100%。

我们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在“人才引育”上筑高地。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全校博士总数达401人,博士占专任教师总数升至44.1%。国家级人才达到32人,省级以上人才达到302人。作为教育厅属唯一高校获批“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获批“江苏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分类评价做法受到《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智库版头版的报道。

我们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在“科技服务”上作贡献。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华为、上能电器、苏豪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9个特色产业学院、68个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助力企业工艺改进和解决技术难题。“磁悬浮离心式流体泵”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攻克了当前半导体工业领域关键核心部件研发的“卡脖子”难题;博士团队成功中标中国三峡集团重大技术研发项目;“高端数控装备产业学院”入选江苏省高职院校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1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同比增长35%;科研经费到账创历史新高。

我们开创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在“职教出海”上创佳绩。学校作为中国唯一职业院校,境外办学成果——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获“世界职业教育大奖提名奖”,入选2024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许昆林省长见证我校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成果发布及南非校区落地。全年举办世界职教大会平行会议等高规格国际化会议近20场,其中中美职教院校长对话被教育部称为中美两国教育的“一抹亮色”。牵头出版20本“职教出海”双语教材,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共2万余人使用。学校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以及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在“服务师生”上用真情。学校建成“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五育相融合、学生全覆盖”的“1+5+100”育人模式,获评江苏省“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考核A等次。新建4000余平方校园餐厅投入使用,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广泛汇聚校友力量,新设“黄宝华”奖学金、“海燕创新创业教育”校友奖学金,接受捐赠总额较上一年增长23.1%。省政府正式批准学校在龙袍新城建设新校区,大幅拓展办学空间。教职工医疗保障不断优化,工资福利稳步提升,学校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全面发展的奋进之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及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高标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治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办学基础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新双高”建设引领学校内涵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图/文/吴政编辑/校对/审核/劳家仁

返回原图
/